当 “敏敏子”(刘敏涛) 摇晃着红色高跟鞋登台并且雄踞热搜榜的时候,大家就应该知道: 姐系时代,已经悄然到来。

illustration etra Eriksson
两年前,37 岁的杨蓉在《我就是演员》的舞台上坦言 “怕被淘汰”,希望能多给中年女演员机会的时候;
大概没有人会预见到,两年后 44 岁的 “敏敏子” 会凭借一首《红色高跟鞋》一跃成为 2020 中文互联网的 “顶流”。
备注:“XX 子” 是 2020 年互联网流行的起名方式,可在名字后直接加 “子” 字后缀,也可将名字叠称后再加,既可自称,也可作为对他人的爱称;如刘敏涛,可昵称为 “敏敏子”,更显娇俏可爱。

一年前,47 岁的海清在 “FIRST青年电影展” 闭幕式上为中年女演员发声的时候;
应该也不会想到一年后 43 岁的陈数在《完美关系》里拿着女二的剧本却演出了女一的风范。

就好像 2018 年我们还在翘首期盼着由俞飞鸿、曾黎、袁泉、陈数主演一部由网友自编自导的《淑女的品格》,讲述精英女性的生活,展现当代女性的风貌;

也没有人能够料到,两年后,宁静、伊能静、张萌、张雨绮等人均 35 岁+的 30 位中生代女艺人集体加入了 “女团选秀” 的浪潮。

确实,每过一段时间,诸如性别和年龄之类的议题都会被拎到台前被审视、被探讨。
不同的是,这一次,我们不再那么轻易地把它判定为 “中年女演员的危机与困境”。
在 2020,正如你所见,姐系力量正在娱乐圈翻云覆雨。
1
什么是“姐系”?
最近很多媒体都扒出过 3 年前豆瓣上的这则神预言:
娱乐圈的“鲜肉时代”即将过去。取而代之的,是中生代女演员的天下。简称 “中女时代”。

“姐系” 也好,“中女” 也好,本质上都是对长期存在的传统女性审美的一种逆反。
回过头来想想,两年前所有围绕女演员中年危机展开的讨论,基本都离不开这样一个核心问题:
“在目前的影视市场环境下,女性仿佛只有两种角色可以选择,要么是少女,要么是大妈。”

为 “姐系” 做出清晰明确的界定也太难了,如果一定要解释什么是 “姐系”,鹅娘想或许会是:
不再贩卖少女感,不再被年龄定义和局限;允许放飞自我的自由随性,允许不加掩饰的野心和真性情。
你可以是 20 岁就认识到 “老娘天下最美” 的全智贤:

也可以是 38 岁合照时坚持 “衣服这样穿好看” 的章子怡:

你可以是摇晃着红酒杯登台的敏涛姐:

也可以是随着带着发箍出门买菜,并且大胆热心出镜的 “热心市民周女士” :

你可以是苦恼 “太红了” 的王菲:

也可以是一言不合就开杠的那英:

即便被打上 “中年女演员” 的标签,你也可以是拿下金钟奖影后的贾静雯:

成为当代 “独立女性” 代名词的袁泉。

混 “姐圈” 的每一个女人,都拥有与生俱来睥睨众生的自信。
对她们来说,上了年纪脸上多两条皱纹是天经地义,气质这块只要拿捏死了照样可以所向披靡。

所以不管你是 “前浪” 还是 “后浪”,她们的传说都可以隔着代际在你的江湖上飘荡。
2
放飞自我的姐姐们实力加持下的真性情
2020 年初,“小作精” 成为年轻偶像人气出圈的新人设,殊不知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大众对 “姐系力量” 的一无所知。
毕竟宁静和许晴早年间在《花儿与少年》中硬杠的 “名场面”,经历过的人还历历在目,当时也在互联网上引起过阵阵 “血雨腥风”。


许晴/宁静《花儿与少年》
不知道现在大家还记不记得 “公主病” 这个古早的流行语。
在遥远的 2015 年,以伊能静、许晴为典型代表的 “姐姐们”,在娱乐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“公主运动”。

无论是所有通稿都自称自己 “安妮公主” 的伊能静,还是永远活在 14 岁的许晴,比起现在那句刷屏的 “哇哦~”,“作精” 程度更加绰绰有余。
虽然当时她们的这种行径没少被网友加之 “公主病” 以诟病,更没少遭受键盘侠们的 “网络暴力”,但是如今看来,大家似乎接受了这是她们历尽千帆后选择做自己的真性情。

52 岁的伊能静,依然叫自己是 “公主”
就像今天,我们决不会苛责 “敏敏子” 仿佛喝醉酒之后上台放飞自我。
提起伊能静和许晴时,多半也只是莞尔一笑。

无论是表情管理飞出新境界,还是嚣张跋扈可劲儿作,2020 年,“姐姐们” 终于成了受人尊敬的话题女王。
在 “敏敏子” 持续霸屏热搜的几天里,各路媒体对其身世经历展开了地毯式地检索,最终发现她是一个这些年一直被流量埋没的 “用演技也能乘风破浪的实力派” 。

当初报考中戏时,她被慧眼识珠的老师评价为 “巩俐型”,后来果真一不小心就考了个第一名快快乐乐地进了学校。

十几二十岁的时,就能够驾驭不同年龄跨度,出演《福贵》时更是从年轻演到了老。

事业巅峰期选择为了家庭退出娱乐圈,37 岁时又选择离婚开启了 “中年叛逆”。

即便已经时隔 7 年,全面复出后的她依然撑得起《伪装者》里 “明静大姐” 的气场,演的来《琅琊榜》里 “静妃娘娘” 的贤良。


这大概就是德艺双馨的 “人民艺术家”。
曾经被大家诟病 “公主病” 的许晴,也是科班出身的实力派。
不仅一出道就跟名导合作,还是少有的与第四代到第六代名导都合作过的女演员。

她既是《建国大业》里端庄大气的宋庆龄,也是《老炮》里直爽泼辣的“话匣子”,还是《邪不压正》里性感迷人的唐凤仪。

所以网友才会评论说:“有些姐姐不是表情管理失踪,只是纯粹的拽…”
确实,姐姐们的 “作”,全部都有实力加持,都是阅人无数后的真性情。
她们在演艺圈逐梦多年,随便拎出哪一位都有任性的底气。

她们所呈现出来的自由随性,符合了大众对独立女性的全部希冀。
3
如何定义“姐系审美”
明眼人一定也能够看出来,这些平均年龄在 30-50 岁上下浮动的 “姐姐们”,无论是身材还是容貌,基本都维持在最佳状态。

“敏敏子” 的身材冲上热搜的那天,鹅娘也想起了 5 月 9 日陈数在微博上晒出的瑜伽照。

她们不追求小姑娘们 “天鹅颈” “直角肩” “A4腰” 的苛求审美,但是坚持十几年如一日的健身运动塑造的,才是女性真正理想的、健康、阳光的完美身材。
如今,大众文化已经开始了对一位追求 “少女感” 的反思,那么姐姐们的身材管理,应该被纳入一种新的 “姐系审美” 范畴吗?

当然,我们不鼓吹单一病态的 “少女审美”,也不会鼓励对衰老的恶语相向。
能在三四十岁管理出二十岁的 “完美身材” 当然值得我们敬佩,但即使没有,她们的生命依然魅力绽放。

女性的身材管理不需要取悦于某某特定群体,比如男性,比如大众,只是单纯的尊重自我、愉悦自我足矣。
从某种程度上讲,这也是时尚和美学存在的一种意义。

不论是身处哪一个年龄段,“姐姐们” 的优雅就像是是自洽的外衣。
向内是自由和底气,向外是经过时间沉淀出的魅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