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C与eARC是什么?主要用在哪? 在家庭影音设备不断升级的今天,人们对音视频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。无论是追剧、玩游戏还是观看电影大片,很多用户不再满足于电视自带的扬声器,而是希望借助回音壁、功放或家庭影院系统,获得更加震撼的沉浸式声音体验。但问题随之而来:电视如何把声音高质量地传输给外部音响系统?这时,ARC与eARC 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一、ARC是什么? ARC的全称是 Audio Return Channel(音频回传通道),它最早出现在HDMI 1.4标准中。传统上,电视接收机顶盒、蓝光机、游戏机等信号源后,音频和视频一起传输到电视,但如果用户希望将声音传输给功放或音响,就需要额外的光纤或同轴音频线。而ARC的出现,解决了这个麻烦。
ARC的工作原理是:电视通过一根HDMI线,就能将音频回传到功放或音响。
不过,ARC也有一些局限性。由于带宽受限,它最多只能传输压缩音频格式,如Dolby Digital、DTS等,无法承载更高规格的无损音频。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已经够用,但在高端影音需求面前,就显得力不从心了。
电视机HDMI eARC接口
二、eARC是什么? 随着4K、8K、HDR以及杜比全景声(Dolby Atmos)、DTS:X等高规格音频的普及,ARC逐渐显得“带不动”。于是,HDMI 2.1标准中引入了 eARC(Enhanced Audio Return Channel,增强型音频回传通道)。
相较于ARC,eARC的最大升级就是 带宽和音频格式支持。它可以传输高达37Mbps的音频带宽,支持无压缩的5.1/7.1环绕声,甚至支持Dolby TrueHD和DTS-HD Master Audio等无损音频,以及Dolby Atmos、DTS:X这样的沉浸式音效格式。换句话说,eARC能够完整保留影院级的声音效果,让客厅秒变“私人影院”。
同时,eARC还具备更强的兼容性和稳定性。它支持自动设备检测和音频同步功能,避免了ARC常见的延迟和不同步问题。对于追求极致音质的发烧友而言,eARC已经成为家庭影院系统的标配。
三、ARC与eARC的主要应用场景 ARC和eARC虽有区别,但它们的目标一致,都是为了让电视更方便地连接外部音响系统。以下是它们的典型应用:
电视+回音壁 这是最常见的搭配。电视支持ARC或eARC时,用户可以通过一根HDMI线连接回音壁,电视声音会直接传输过去。若是高端回音壁,支持eARC就能解锁Dolby Atmos,提升沉浸感。
电视+功放/AV接收机 在家庭影院系统中,功放通常负责音频解码与输出。如果电视支持eARC,就能将来自流媒体(如Netflix、Disney+)的高规格音频完整传输到功放,由功放驱动多声道音箱,实现影院级体验。
电视+游戏主机 对于PS5、Xbox等主机玩家,视觉和听觉同样重要。eARC能传输无损音频和3D音效,让游戏中的空间定位更准确,提升临场感。
智能电视直连外部音响 随着智能电视内置的应用越来越多,很多用户直接在电视上看优酷、爱奇艺、Netflix等平台。这种情况下,ARC/eARC就是把电视当作信号源,将声音传给音响设备的关键技术。
四、ARC与eARC的区别
总的来说,ARC与eARC是HDMI接口发展过程中的两项重要技术,它们的出现极大简化了音视频设备的连接方式,也让家庭娱乐体验更接近影院水准。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ARC已经能满足大部分观影需求;而对于追求极致音效、希望体验杜比全景声或无损音频的用户来说,选择支持eARC的设备无疑是最优解。
|